各學院(部)🧺、附屬醫院:
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將免疫學的重大基礎研究(區域免疫特性)與國家的重大需求(重大疾病)結合起來🤹🏼♀️。以“組織器官的區域免疫特性與疾病”研究為核心,通過與經典免疫器官比較,重點研究重要疾病高發組織器官(如肝臟、腸道🦻🏻、肺等)的區域免疫特性,闡述這些組織器官中特有免疫細胞亞群的基本性狀,揭示區域免疫特性的基本屬性🛥,發現形成組織器官區域免疫特性的細胞調控網絡和分子調控網絡,深入研究相關疾病的病理生理機製,以揭示區域免疫特性與重大疾病的內在聯系🐷👌,尋找新的免疫治療靶點😍。中樞和外周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淋巴結、脾臟等)的免疫學特性,與人體重要疾病高發組織器官(如肝臟🖱、腸道🧎♀️➡️、肺等)的免疫學特性存在較大區別🙍🏽♀️。這些組織器官由於具有獨特的結構🦻🏽、生理功能和組織微環境👩🎨,含有獨特的細胞亞群和功能分子🏵,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區域免疫特性💎,而且組織器官的區域免疫特性與所在區域的眾多疾病的發生發展緊密相關。由於對疾病高發組織器官的區域免疫特性研究較少,影響了免疫學理論與疾病防治的整體發展。為了深入闡釋疾病的免疫病理機製,推進轉化醫學研究👅☃️,迫切需要對組織器官的區域免疫特性進行基礎性、前沿性和系統性的先導研究。
一、科學目標
通過與經典免疫器官比對👩🏽🎤▫️,闡釋重要疾病高發組織器官(如肝臟、腸道、肺等)的區域免疫特性,並對相關疾病提出新解釋和探索新的免疫幹預策略。
二、核心科學問題
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是了解重要疾病高發組織器官(如肝臟🧓🏼、腸道、肺等)的區域免疫基本屬性、組織器官區域免疫特性的網絡調控機製以及組織器官區域免疫特性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製。
三、2018年度重點資助領域和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計劃從2014年開始🙋🏿,已資助重點支持項目25項,培育項目89項。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布局的要求及前期資助項目已取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和整體進度安排,經指導專家組研究決定,2018年度本重大研究計劃將著力資助區域免疫特性的集成項目💇♂️✷。同時🎲,資助少量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密切相關的部分原創性培育項目。
(一)集成項目🚣🏼👇🏼。
1. 圍繞中國人高發👵🏼、特有、重大疾病(例如HBV肝炎等)的區域免疫特性、功能開展的基礎與臨床聯合及學科交叉研究,比如在動物模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一步在臨床驗證,或者臨床研究發現的可能機製在動物模型中深入驗證;
2.疾病多發器官與免疫器官之間(例如肝-脾👼🏿、肺-腸、腦-腸等)的區域免疫特性的對比或關聯研究;
3.利用新技術(組學大數據、各種單細胞技術👈🏼、成像新技術等)和特色平臺(特殊疾病動物模型等)深入解析組織器官區域免疫特性的交叉研究👦;
4.以自主新發現為基礎的重要器官(例如脾臟🤰🏽、子宮🚴🏿♀️、肝臟等)的新免疫細胞亞群、新功能屬性、新疾病機製的原創性研究🤴😙。
(二)培育項目。
具有原創性新發現的區域免疫特性的研究。
四🦗、2018年度資助計劃
2018年度擬資助集成項目6-10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3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擬資助培育項目6-10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6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五、申報要求及註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集成項目申請人不限於已經承擔本重大研究計劃的科研人員🚶🏻➡️🐂。
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規定。
1.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申請(包括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和正在承擔(包括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以下類型項目總數合計限為3項🛀: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不包括集成項目和戰略研究項目)🙁、聯合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直接費用大於200萬元/項的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僅限作為申請人申請和作為負責人承擔,作為參與者不限)、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含承擔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項目)、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以及資助期限超過1年的應急管理項目。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時不限項;正式接收申請到自然科學基金委作出資助與否決定之前👩👧👧,以及獲資助後,計入限期💆🏼。
2.申請人(不含參與者)同年只能申請1項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上一年度獲得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資助的項目負責人(不包括集成項目和戰略研究項目),本年度不得作為申請人申請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三)申請註意事項🩶。
1. 申請書報送日期為2018年6月11日至15日16時。
2. 項目申請書采用在線方式撰寫🛟。對申請人具體要求如下:
(1)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當認真閱讀本項目指南和《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的相關內容,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申請項目將不予受理。
(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將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具體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3)申請人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沒有系統賬號的申請人請向依托單位基金管理聯系人申請開戶)💔📒,按照重大研究計劃申請書的撰寫提綱及相關要求撰寫申請書。
(4)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集成項目”或“培育項目”,附註說明選擇“組織器官區域免疫特性與疾病”,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培育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2個。集成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4個。集成項目主要參與者必須是重大研究計劃的實際貢獻者👨🏻🦳。
(5)申請人應當按照重大研究計劃申請書的撰寫提綱撰寫申請書🌍🫸🏽,應突出有限目標和重點突破,明確對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目標和解決核心科學問題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報告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6)申請人應當認真閱讀《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預算編報須知的內容✸🧎♂️➡️,嚴格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科教〔2016〕19號)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編製說明》的要求🧹,認真如實編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
(7)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後,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下載打印最終PDF版本申請書,並保證紙質申請書與電子版內容一致🫱🏿🧎🏻♂️➡️。
(8)申請人應及時向依托單位提交簽字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以及其他特別說明要求提交的紙質材料原件等附件。
3. 依托單位應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核🚕,並在規定時間內將申請材料報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具體要求如下:
(1)應在規定的項目申請截止日期(2018年6月15日16時)前提交本單位電子版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並統一報送經單位簽字蓋章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報送的紙質附件材料。
(2)提交電子版申請書時👈🏿,應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
(3)報送紙質申請材料時,還應包括本單位公函和申請項目清單,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可將紙質申請材料直接送達或郵寄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采用郵寄方式的🧛♀️,請在項目申請截止時間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郵寄,以免延誤申請,並在信封左下角註明“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材料”🏃🏻♀️➡️。
4. 申請書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負責接收,材料接收工作組聯系方式如下: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行政樓101房間)
郵 編:100085
聯系電話:010-62328591
5. 本重大研究計劃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四處
聯系電話:010-62326924
(四)其他註意事項🤵🏽🔵。
1.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註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一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並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
六🌁、校內申報程序。
申請人將一式兩份簽字齊全的紙質申請書於2018年6月12日周二上午8-11點交至科技處1003室;並將紙質申請材料一致的電子版在基金委截止日期前通過ISIS系統提交🟨。
聯系人🧑🏼✈️:孫吉;聯系電話:65882010
科技處
2018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