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我校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教授,為大家做“健康中國、醫學教育與醫學生”專題報告,這是我校啟動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以來舉辦的首場校外專家報告🤹🏻♂️。報告由副校長唐紅梅主持🦮👨🏭,全校師生近400人聆聽了報告。
健康是國民第一素質
巴院士指出,不良的社會風氣𓀇,吃、喝浪費,以及其它行為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央八項規定🥋,不僅對黨、幹部的作風形成嚴格約束👩🏿🎓,更對國民健康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健康是國民第一素質,是人們的基本人權之一,是政府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同時也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亙古至今,任何時代和民族無不把健康視為人生的第一需要。
醫學不僅是關於疾病的科學🫴🏻,更應該是關於健康的科學
巴院士指出,科學求“真”,人文講“善”,藝術要“美”,而醫學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統一🫰🏼,是科學與藝術最完美的結合,醫學是主張和弘揚“真善美”的學科。未來醫學將是基礎、臨床🕵🏻、預防相結合的嶄新的醫學,醫學的任務不僅要防病治病,更重要的是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早在上個世紀法國前總統密特朗就在著名的“巴黎宣言”中指出“醫學不僅是關於疾病的科學,更應該是關於健康的科學🫄🏿。”
醫學生應具備的——“五大素質”
巴院士認為,醫學生要養成一顆人文的心,練就科學的腦,擁有寬闊、正確的世界觀,還要有一雙溫暖、靈巧、勤勞的手。作為一名優秀的醫學人才,必須具備“五大素質”,即“愛國敬民,國家主人的責任心;學啥會啥➜,幹啥像啥的真本事;合作共事,組織領導的團隊精神🚵🏽♀️;百折不撓,榮辱不驚的堅強意誌;以及打不倒、累不壞、氣不跨的健全體魄”👩🏿✈️。
醫學教育——讓最好的學生選擇學醫
巴院士認為,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生活楷模”🧑🏽🎨,他呼籲所有的專家教授都要為低年級學生上課,在醫學生的入門教育這個關鍵環節給予學生最好的引導🤜🏻。同時,日新月異的醫學教學改革呼喚著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呼喚教師的責任心與創造力、呼喚大師級的教師上講堂、呼喚大學的尊嚴和影響力。醫學院校要擴大優勢🥧🧍🏻♀️、全面顧及、做好做強,讓最好的學生選擇學醫,將來讓最好的醫學生成為最好的醫生。
隨後的互動環節巴院士就護士職業生涯發展為“健康設計師☎、健康指導師、健康監督師”、醫療衛生資源改革🧿、康復醫師職業發展等話題與在座師生展開深入探討。為時1個半個小時的講座精彩生動,巴院士對上我校的深切期望貫穿講座始終,他談笑風生♚、妙語連珠的講述不時引來熱烈的掌聲,年近八旬的巴德年院士以其醫者、學者、師者、長者🕵🏼♂️、智者的強大人格魅力感染了全場✡︎,讓在座的師生深刻領悟到了“為人🔊🧘🏽、為師、為學”之道。(教務處)